写给35岁的自己:一场‘躺平’的实验
2025年了,公众号还能赚钱吗?“躺平”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生活?这些问题,我没有确切答案,但我愿意尝试、探索,甚至跌跌撞撞地走一段路。这篇文章不仅是对自己过往生活的回顾,也是写给未来的一封信——记得幸福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有勇气认清现实,知足常乐,生活依然会有光亮的模样。
2025,公众号的可能性
2025年还可以做微信公众号吗?
我不知道,但正如你所见,我决定试试。
为什么要做公众号?因为我想挣钱。
听到这里,你可能忍不住笑:都2025年了,公众号的风口过去整整十年,凉的不能再凉了,怎么可能还能赚钱?你说的没错,这个问题我也问过自己无数次。
说实话,我对自媒体了解不多,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如今靠写小说、拍视频、写博客这些个人创作赚钱,几乎不可能了。单枪匹马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只有团队化运作,才有一丝机会分到残羹冷炙。
那个人呢?个人还能怎样挣到钱?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最后却不得不承认:大概率挣不到。普通家庭出身的人,想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财富自由,几乎是一场梦。与其在徒劳中挣扎,不如坦然接受现实:普通人,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知足常乐,才是正道。只要能感恩拥有的,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过日子也未必不幸福。
坦白说,我现在的生活已经让我很满足。薪水对我来说已经不错了,工作也游刃有余。但我知道,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些前提之上。作为一个95后,今年30岁的我,正站在年龄红利和行业红利的交汇点上。我的轻松,更多得益于这两个红利,而不是我有多特别。
但红利总会退去,我也清楚自己的能力边界。再深入研究专业领域,我吃不消了,只能维持现有状态。就像那句老话说的:“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我知道三五年后,年龄不再是优势,经验也不再是稀缺,到那时,生活不会难以为继,但肯定没有现在这样舒心。
尽管我偶尔也会吐槽国家、社会或公司的种种不公,但从心底里,我是感激这一切的。我感激自己生在这个国家,生在这个时代。当我终于看清,努力并不能带我跨越阶级后,我反而有了一种释然。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享受自己已经拥有的,享受这份安全、和谐的环境?也许这才是平凡人的幸福。
车水马龙的街头,灯火通明的城市,我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节奏,把生活过得从容一点。
从奔忙到“躺平”
18年毕业的那一天,我就像一颗上紧了发条的陀螺,开始了不停转动的生活。每次辞职后,从来没有给自己喘息的时间——上一份工作的告别还未散尽,第二天就奔向了新的公司。从来没有在非法定假日停下脚步,更不用提去街上随意溜达。
直到2022年,我从杭州回到石家庄。新公司的入职时间还有半个月,这短短的几天,成了我五年来第一次空闲下来。没有工作要操心,也无需计划下一步,我终于可以静静地待着,甚至感受生活的‘多余’。
那一周的生活平静又陌生。某天晚上,我一个人走去了小区旁的广场——没什么特别的目的,只是想去看看。以往的我最讨厌广场:吵闹的孩子,音响开得震天响的大妈,总让我感到局促不安。但那天夜晚却出奇地不同。我站在不远处,看着那些嬉笑打闹的孩子,听着熟悉的广场舞曲,竟觉得这一切都变得温馨起来。第一次,我觉得,这样的烟火气并不讨厌,反而让我觉得踏实而幸福。那一刻,一种从未有过的感慨涌上心头:能出生在中国,真好。
也是从那一天开始,我开始思考“躺平”的可能性。对我来说,所谓的“躺平”,并不是混日子,不是每天窝在家里打游戏,吃了睡睡了吃,那样的生活是逃避,而不是向往。我所希望的“躺平”,是有心爱的妻子和孩子陪伴,过着简单而从容的生活。在繁忙城市之外的中国大地上,找到那些安静祥和的小县城,安居下来。每年花几个月时间回到老家的小县城陪伴父母。如果有孩子,在他上学前,我可以带着他无忧无虑地玩耍;等到上学后,寒暑假就带他走遍全国的山山水水。
“躺平”并不意味着我不再工作。恰恰相反,我非常愿意继续打工,用自己可以选择的时间去换钱,维持生活的良性循环。这种从容而自洽的状态,才是我真正想要的。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躺平”,需要经济上的安全感。我需要攒够一笔钱,为自己、妻子、父母提供一份保障;也需要为孩子准备一套房子,确保他能在一个不错的小学读书。我清楚自己无法给他北京的高考条件,但我确信,一个在父母相爱的家庭中成长,接受一所优秀小学的教育,他无论未来选择怎样的人生,都能保持幸福与从容。毕竟,这正是我自己的成长经历给我的信念。
父母的舍与得
现在手上能够上小学的地级市中心的房子和省会边缘的房子,是我父母用一生的节俭省出来的。他们靠几十年的辛勤劳作,硬是攒下了这些,为的是让我和下一代能少走一些弯路,过上更安稳的生活。我一直觉得不可思议,两个生活在一个人均工资只有2000元的小县城的人,居然能靠着省吃俭用,不但把我拉扯大,还为我的孩子铺好了路。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上初中的时候,有一天学校需要交50块钱的资料费。我回家跟我妈要钱,我妈拿不出来,她只有20块。我记不清细节了,但永远记得我妈那天疯了一样地坐在床头哭。我爸那天晚上很晚才回家,看到这种情况,他也手无足措。毕竟,我什么都没做错,只是需要交50块钱而已,但那时候家里就是拿不出来。
那应该是2010年。当时家里为了买县中心的房子已经借遍了所有能借的人,几乎是勒紧了腰带在过日子。他们买那套房子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我能在县里的初中上学时住得近一点,少跑些路。这是父母给我的起点,也是他们当时能做的极限。
第一次让我认识到人与人的差距,是在初三那年的中考体育补考。我们这些参加补考的人,即使身体素质再差,也能轻轻松松拿到满分。当然,需要开考前父母给老师好处。我和一个不错的同学一起补考,在那之前我从来不觉得我是一个爱攀比的人,不过当双方父母送完礼回来告诉我们要好好考试的时候,我非常的自卑,巴不得父母不要给我说话。我爸妈一起起一辆很破的电动车,而他爸爸开一辆非常锃光瓦亮的黑色SUV。就在那一刻我知道了人与人其实还是有不小差距的。我父母拼了自己一生能在物质上给我的也比不过人家的起点。
初中毕业后,就卖掉了那套刚买不久的房子。原因也......接着借钱然后去买房子,只不过这次换到了市里。又过了几年,到计划结婚时,又去四处搞钱,这次是去省会买房子。
第二次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卑微,是跟女友去上海旅游。那是大三的寒假,一路都很顺利和美好,直到我们去了南京路步行街,走进了其中一座CBD。那应该是我作为小县城的孩子,第一次见识什么是繁华。远远看这些商场和高楼时没什么特别感觉,但真正走进去,我被冲击了——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多的色彩。那一刻,我感到很自卑和懦弱,很畏惧,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恐惧。但是女友在,我只能强装镇定,还问她要不要去吃点什么。她可能也看出了我的窘迫,我们俩默契地没有说话,默默地离开了南京路步行街。可能你会觉得很搞笑,但那是我活了20年第一次进入CBD的真实感受。
第三次感受到钱有多重,是2018年。我大四去杭州实习,毕业后留在了实习的公司。工资税前才4500,房租1800,还要押一付三。为了不向家里要钱,我咬牙坚持。第一次交完房租后,带女友去超市买了点吃的和日用品,一结账700多,掏出手机悄悄一看,支付宝余额居然不够付。当时我推着购物车,悄悄地自己走开,心里一片慌乱又不知所措。冷静下来后,想到还好支付宝可以借钱,赶紧开通,要不然真不知道该怎么收场。特别感谢媳妇能一直陪着我,和我一起走过那些日子。
生活的重压与渴望
一晃,我马上就要30了,手头也算攒了一点钱。结婚以后,父母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不再像从前那样拼命存钱了。婚房装修时,我妈花了接近20万,把她能想到最好的空调、床垫一股脑全买了。她的理由很简单:“你们俩用的东西一定得舒服。”但即便这样,父母依旧住在我上小学时那个矿上的破房子里,肉眼可见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但改善得极其有限。他们一个已经退休,一个即将退休,两人每月的退休金加起来有六七千,却依然保持着节俭的习惯。我发现我爸还穿着我高中的衣服。
我劝过他们很多次多花点钱,偶尔改善一下生活。可每次他们都笑着推辞:“我们又没啥要买的。”前几年甚至因为这个吵过架,我说他们太省,他们说我不懂日子。其实,我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省下来的钱,不是为他们自己,而是为了我,还有那个素未谋面的孙子或孙女做准备。
直到我那次回到石家庄独自住的一周,这是多年来少有的不知道做什么的时间。开始琢磨”躺平“后我释然了。
在小县城,如果我和妻子选择“躺平”,每月的花销可能和父母现在的开销差不多。这让我意识到,一个人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往往会用花钱填补空虚,追求所谓的‘体验式幸福’。可对于已经满足现状的人来说,幸福其实可以更简单——在他们眼里,能看着我们过得好,他们就已经觉得安心了。
如今都2025年了,我家和我父母家依旧没有一辆小汽车。其实早些年我也想过买车,但每次都因为觉得“不太合适”而放下了念头。我刚认识妻子的时候,我们开的是一辆破旧的小电动车。十年过去了,我们还是开着一辆破旧的小电动车。生活虽然简单,却过得踏实。可是,我心里一直藏着一个小小的愿望:等到我真正实现了“躺平”,我一定要买一辆锃光瓦亮的黑色SUV,带上父母和妻子,一起去郊游。那时候,或许才是我理想中最真实的“幸福时刻”。
35岁的“躺平”计划
有多少钱才能让自己“躺平”呢?我盘算了一下,想要实现最终的“躺平”,要先还清房贷,大概需要70万。然后手头再攒个200万左右,就差不多可以上路了。等到孩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市里的房子还可以卖掉,作为后续的补充资金。我的“躺平”并不是完全不工作、坐吃山空,而是依靠存款利息和主动收入刚好填补日常开销。理想状态下,35岁存够,那6年后就可以正式“躺平”。如果不够,那就多干几年,也没什么大不了。
按目前的规划来看,“躺平”后即使有小孩,我每年只需要主动收入4万,就能大体实现收支平衡,进入良性循环。所以,我的目标就是——“躺平”后一年挣4万。
又回到了开头的问题:微信公众号能挣钱吗?坦白说,我依然不知道。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尝试的长期项目,因为到我真正需要它每年挣4万,起码是6年之后的事。我从没指望过写爆款文章或者靠带货发财,我的目标是通过卖产品、卖游戏、或者卖外包服务来实现收入。
独立游戏开发、独立软件开发、全栈工程师等等,这些都是我非常乐意“躺平”后从事的工作。当然,我也没那么大的野心把每样都做成,但我愿意花6年的时间去验证和探索,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方向。第一年,我的计划是从学习后端开发开始。我选择了Go作为技术栈,计划用一年时间来深入学习和掌握它。为什么从后端开始?因为不管是游戏还是软件,后端和用户功能都是绕不开的核心。
这就是为什么都2025年了,我还决定搞微信公众号,以及这个公众号的内容方向。
虽然我还不知道如何具体实现,但有了微信公众号,就可以实现扫码登录的功能。这之后用来做什么?我也还没想好。也许是付费效率工具,也许是独立游戏,也许是广告收入,也可能最终什么都没有(如果我放弃了的话)。
这个公众号会成为我为“躺平”之路所做准备的记录平台。它会发布我尝试副业时开发的工具、游戏、文章、视频等等,主打一个“上下求索”。
当然,我已经做好了备用方案。如果6年后我存够钱了,这个公众号真的没有给我带来哪怕一分钱,也没关系。到时候,我每年和媳妇进厂干三个月,挣够4万就撤退。
更坏的打算我也想过。如果某一天,我改变了想法,放弃了“躺平”的计划,那么这个公众号就成为了一封写给35岁自己的家书。无论未来的你选择如何生活,请记住:幸福很简单,知足和感恩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