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筏重洋¶
2025.02.12
不那么正经的读书笔记——探索书籍的非正式角落,分享随性而深刻的阅读体验。不拘泥于形式,不追求功利,只为享受阅读带来的纯粹的快乐。
过完元宵节,新年彻底结束了。细想这半个月最惬意的就是自己在石家庄呆的那一天,窗台上坐着惬意的看会书(有个猫就更好了)。最凄惨的是第二天,凌晨开始腹泻,早上发高烧,还要坐高铁赶一天路( 乐极生悲~~ )。
据说海子卧轨前身边放着四本书,《孤筏重洋》就是其中一本。2022年离开呆了8年的浙江回到北方,为了显得壮烈又带点文艺气息,扔了所有行李,抱着电脑买了这本书就只身离开了。这次收拾屋子又翻见了这本书,思绪又一下子被拉回到过去。
迟了三年,终于看完了这本书。

海上生活的浪漫与荒诞¶
在航行的101天里,海尔达尔详细描绘了海上生活的点滴,将海上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一一呈现,几乎让我感受到船上的每一次摇晃、每一阵海风的拂过。海上的生活,不仅充满了冒险,也充满了浪漫与荒诞。有不同经度种类各样的飞鱼当早餐、一路陪伴同行的领航鱼、船舵角落定居的寄居蟹。与海豚嬉戏、与鲨鱼拔河、恐惧章鱼怪的降临,木筏成了他们在无垠海洋中的小小栖息地。
这些海洋生物与他们的关系,仿佛不止是生物与人类的简单交互,更是某种隐秘的亲密。每一个飞鱼跃出水面,仿佛都在用自己的舞蹈与航行的旅人交换一个目光。夜晚,船上的灯光吸引了成群的飞鱼,随着木筏的轻轻晃动,它们撞击在木材上,似乎是在告诉海尔达尔,海洋的生命不止是物理的碰撞,更是心灵的触碰。

海洋的描写是书中具魅力的部分,而星空,则是最令人陶醉的篇章。海尔达尔的笔触将那片夜空的浩瀚与神秘描绘得恍若一个古老的梦境。银河,如同一把撒落的钻石,南十字星指引着他们的航程。古代的波西尼亚人,依赖着星空作为他们的导航,白天观察太阳,夜晚仰望星空,几千年的天文积淀让他们在这片浩瀚的夜空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他们竟然有赤道,南北回归线等词语,甚至知道地球是圆的。这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一种不舍的连接,一种永远渴望穿越荒芜的追求。
海洋生活的刻画、星空的描写,激发我内心深处的向往。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屡次幻想自己坐在小船上,漂流于这片无垠的大海,甚至迫不及待地想亲眼见识复活节岛的神秘文明(比起波利尼西亚我更想去复活节岛)。
冒险家的时间简史¶
海尔达尔常说自己并不喜欢为了探险而探险。但看看他的经历,简直让人怀疑他是在为一场场大冒险编织理由。
- 20~25岁:与新婚妻子在太平洋的多个孤立岛屿上过着类似土著的生活
- 25~30岁:服役于“自由挪威军”的伞兵部队
- 30~35岁:乘坐木筏漂流横渡太平洋
- 35~40岁:在科隆群岛进行考古研究
- 40~45岁:在复活节岛进行考古研究
- 45~50岁:集中于学术研究与著作整理
- 55~60岁:乘坐芦苇船横渡大西洋
- 60~65岁:沿着河在阿拉伯海、红海兜了一圈
- 65~70岁:印度洋、马尔代夫群岛探险与考古
一个出生在北冰洋沿岸的北欧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被他玩了个遍。从跳伞到漂流,从考古到冒险,他的人生就像一部不断展开的传奇。
出海前那些让我笑得合不拢嘴的细节,恰恰揭示了冒险的本质。码头大家围观木筏后有人送上《圣经》,有人哀叹“他们的父母该多伤心”。海关登记处那句我们乘坐木排入境,乘坐木筏出境让人捧腹大笑却又莫名伤感。出海立即就遭遇暴雨,大家心照不宣的默念,哪怕下一刻木筏散架,我抱着原木划也得离开秘鲁,实在是没脸回头。
每个划着皮筏艇远远的看自己的木筏的人都笑岔了气,自己就是搭着这么一个破草屋漂流,任何一个微小的海浪都比它高,边看边感慨「此生难有如此壮举」。

海尔达尔的冒险绝非莽撞,而是对学术权威的无声反抗。所有人断言“印第安木筏不可能横渡太平洋”,他选择用行动证明用:九根原木捆绑得筏子,靠洋流和信风作为动力可以航行数千海里。海尔达尔那无比的想象力、果决、自信,和不顾一切的激情感染着一波又一波的读者。
海洋作为永恒的隐喻¶
星空如此迷人,海洋如此浩瀚,他们的组合是那样的迷人,却也遥不可及。这辈子我是没机会像海尔达尔一样,毫无保留地去亲身感受这份壮丽与孤独了,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待横渡的海洋,那是一次即将开始的旅行,一部停滞的小说,或仅仅是对平庸生活的一次微小叛逆。
正如海尔达尔说「我们航行在海洋上,而不是地图上」,木筏最终抵达波利尼西亚,但这场冒险从未真正结束。2011年,他的航海日记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记忆名录》,成为全人类的精神遗产。那些关于星空、风暴与执念的描写,早已超越游记范畴,成为一曲献给所有“不甘被困在陆地上的人”的史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