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
2024.12.22
之前看完《解忧杂货铺》后,就打算把东野圭吾的其他代表作也都读一遍。挑了个周末,一口气看完了《恶意》。书是好书,风格我也喜欢,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似乎没有完全抓住我。
我很喜欢这种通过凶手和警察视角来回切换、逐步推进主线的叙事手法。悬疑小说的魅力就在于让人意想不到,手法越新奇越好看。但当这种叙事方式被反复使用,稍微过头,就难免有点让人觉得疲惫。
比如第一章差不多就找到了凶手,然后全文基本就是警察在那里长篇大论,偶尔插入一些犯人的自述。写到后来实在撑不下去了,就干脆堆了一大堆小作文——各种证人证词,真的、假的,相关的、不相关的,全丢了进来。这种处理方式让我觉得用力过猛。中篇刚到,我已经能猜到是谁小时候协助了校园暴力,后面的发展就显得没那么有张力了。
可能一部分原因是我知道这是一本推理小说,所以在阅读时有点“过于用力”去避开那些明显的线索和导向。而且,看了太多柯南的我总是下意识对日本推理带点偏见:警察一定会被误导,凶手一定有两重目的。所以书里的几次反转,对我来说并没有很大冲击力,更多的是一种突兀感。我的理想悬疑小说应该是那种让人没时间思考的,最后一下子把一切串起来,让人恍然大悟的类型。
至于人物的刻画,我觉得也是“力道不稳”。如果能在代笔真相揭晓后就顺势收尾,丰富一下凶手的自述,再从其他人的视角补充受害者的形象,那人物可能会更真实、更有血有肉。可惜,书里的人物被写得过于“爽文化”了:好人就无脑的好,坏人就彻底疯狂地坏。
也许正如结尾提到的那样,开头杀猫的情节给了我一个心理暗示:受害者并不是好人。可是最后却打破了这个暗示,告诉读者他就是个无脑的“没有来由的大好人”。这样的反转我确实欣赏,也钦佩,但问题是,这么操作让我觉得人物本身就“站不住脚”了,显得太假了。为了反转而反转,为了制造“恶意”而去刻意夸张。由嫉妒生恨、单纯看你不顺眼这些动机我能理解也能共情,但把情节推得太过,反而有点脱离现实,显得荒诞了。
不过说到底,故事本身还是非常棒的,只是过于简单。或许是为了商业化而被刻意拉长,导致很多地方显得有些过度渲染。至于它想引发的思考,可能是我读书少,也没有太多推理小说的积累,对于书里对“纯粹的恶意”的探讨,我完全 Get 不到。可能真应了那句“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能共鸣的自然觉得是神作,无法共鸣的只会觉得好是好,就是有点臃肿。当然,我更看不上自己写的东西。
最近两个月,我持续在阅读。不管是阅读速度还是思考深度,都感觉自己有了明显的提升。《恶意》读完后,我也顺着思考了一下校园暴力的问题——只要还有学校,暴力就永远存在。小时候,我或多或少也参与过校园暴力,既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人总是对自己的经历印象深刻,往往先想到自己所受的伤害,而淡忘了自己对他人造成的伤害。在回忆时,总是先想到自己受害的事,慢慢才想起自己曾经加害的经历。
这种回忆让我对自己有了一种和对《恶意》类似的感受:用力过猛了。思考是好的,但思考太多就容易魔怔。为了保持清醒,我还去浅浅地了解了一些心理学。至于弗洛伊德还是阿德勒,决定论还是目的论,对现在的我来说还是太深奥了。过几年,看几本社会学和心理学相关的书,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些问题吧。
虽然吐槽了不少,但这本书对我来说依然是一本很棒书,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