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

2024.12.09

在阅读《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时,我曾多次想要放弃,尤其是读到“申命记”章节时。我特意查阅了许多差评,试图为自己的放弃找到理由,但最终还是坚持读完了。我对这本书的态度经历了从好奇、困惑、厌烦、遐想到理解,最终达到了认同。这与书中描述的故事相似:不断地自我告别、自我分析、自我重建。

好奇

几个月前,我买下了这本书,但一直未拆封。购买的理由很简单:我最喜欢的水果是橘子。至于作者和书中内容,当时并不了解。最近选择阅读它,是因为不想再看电子屏幕,想体验纸质书的感觉。果然,纸质书的体验更佳。

在第一章中,珍妮特以孩童的视角描述了童年中几位重要的人物,每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特点。起初,我并未完全投入,甚至记录了一些零碎的事情。

例如,书中描绘了母亲对劣质产品的看法,这让我深有同感:可以不购买许多东西,不必追求最新和时髦,应抛弃附加价值和品质,但质量必须要好。

介绍人物时,最好能用几个独特的故事,这样人物形象就能迅速树立起来。通过讲故事来描述一个人,例如介绍埃尔西出场时,她是教堂里最喜欢数字占卜的人,喜欢忘事,连续五周给我同一块蛋糕,我用同样的借口推托了五次。一个爱忘事的老妇人形象立即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随着阅读的深入,当我开始真正感受这个故事时,困惑感也愈发涌上心头。

困惑

书中浓厚的宗教色彩让我困惑,尤其是母亲对宗教的狂热如何影响珍妮特的成长,以及她在这种环境中如何发现并接受自己的性取向。

从第一章,不,从目录起,就让我一头雾水:这到底是什么意思?书的前半部分宗教色彩特别浓厚,珍妮特从被领养起就被当作传教士来培养,所有的典故、物品、生活环境都围绕着宗教展开。而我对宗教一窍不通,所以相关的描述就只能浅浅地扫过。

我就像珍妮特周围的老师和同学一样,对她充满了浓浓的不理解。他们对她说的话、做的事,以及她精心准备的绘画、女工、彩蛋等,都带着深深的恶意。当然,母亲和教堂里的那些人则恰恰相反,她们为自己的教育感到骄傲。

珍妮特总结的那句:“创造是根本,欣赏不过是增补,一旦被创造出来,创造物就和创造者分离了,不需要任何辅助就已完整地存在。”这句话充满了哲思,让我既佩服又有点讨厌。

厌烦

“先有想要的东西,才会有得到的东西,悲喜交错无有终点。”这句话看起来很有诗意和深度。但如果前言不搭后语,再加上各种不知所云的典故,就没那么美丽了。

这本书是自传式小说,珍妮特描述了自己童年各个时期的故事和想法。从目录就能看出,书中充斥着大量宗教元素,各种“XX记”什么的。内容本身就很抽象,翻译成中文后更显得抽象,还有种浓浓的翻译腔。

随着阅读的深入,宗教描述和典故增多,增加了理解难度。这或许是作者通过复杂的宗教象征,反映主人公内心的挣扎和自我认知的过程。困惑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变得厌烦。各种不知所云的宗教描述、典故,云里雾里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我把它们称为“珍妮特的思考”。我能坚持下去的,就是宗教外的简单童年部分,我称之为“珍妮特的主线”。然而,童年故事的描述篇幅越来越少。到“申命记”那章,我的厌烦达到了顶点,一整章都是思考,没有一句主线。

学着用书中的口吻来描述一下:此时我内心充满了对本书的恶意,蹦出一个恶魔,驱使我去找本书的差评。看着一段段对珍妮特的人身攻击和诋毁,看着一段段写本书如何恶心的话语,我内心极度舒适。赵国的刀币无法撑起一统江山的霸业,文明的猪大肠在肚子里胡乱翻滚。已经吃了的糖葫芦和正在嘴里的糖葫芦。建议如下:如果想保住自己的阑尾炎,请自己去熬制冰淇淋。

很懵逼吧?这就是我当时的心情。每一句背后可能有一个深刻的宗教故事,感人的宗教故事,恐怖的宗教故事。但美国人永远也不会知道“宫廷玉液”这词就能描绘以次充好。

坚持看下去是因为那天看到一个书评:“我把它看完是因为出于礼貌,而不是真的喜欢。”想想也对,都过半了,还是看完吧。

遐想

好在“珍妮特的思考”过了一个顶峰后逐渐减少,“珍妮特的主线”终于重新占据主流。珍妮特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家庭关系的复杂变化,母亲的干涉使她与生母的关系充满波折。

母亲担心梅兰妮早恋,讲述了自己初恋的故事作为警示。她曾误将生病当成恋爱的感觉,为此失了身。她一直将那次经历视为污点,却又对爱情抱有美好的期待。在给珍妮特讲述各种故事时,还会按照自己的美好幻想篡改结局。珍妮特多年后才知道,简·爱根本没嫁给圣约翰。可惜,珍妮特不喜欢男生。

说来惭愧,厌烦过后开始觉得这本书有意思,竟然是因为同性恋的情节。我对男男觉得很恶心,但两个美女的接受度却很高。小时候,发现珍妮特耳聋而不是上帝显灵的裘波莉是个同性恋。童年时的珍妮特也对嫁得不好感到恐惧,甚至年幼的她一直认为男人可能都是猪。一次去市里,遇到了打工的梅兰妮,并一见钟情。

过了开篇的大段宗教描述,珍妮特开始描绘自己轰动又不轰动的恋情。为了保护爱人,她甚至自曝,暴露自己。众叛亲离后,埃尔西仍然支持并关心她。被赶出家后,只能打工养活自己。

书中多次描写珍妮特爬到镇上的山顶。她每次重大的心理变化,也可以通过在山顶俯瞰城镇来简单分割。

理解

珍妮特在被逐出家门后,独自生活,体现了她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母亲控制的反抗。正如她所说,‘墙是庇护也是限制,墙的本质注定了墙终将坍塌’。吹响自己的号角,你会发现四壁坍塌。

埃尔西去世了,“不纯洁”的珍妮特却无法参加葬礼。巧合的是,他们选择的殡仪公司正是珍妮特打工的地方。种种机缘,她还是出现在了现场,也算是送了埃尔西一程,也送别了过去的自己。

前段时间听了崔永元的一本有声书,其中有一段大意是:“如果你想表达什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传递是最好的方法。”果然如此,当“珍妮特的主线”逐渐增多后,我开始入戏。虽然阅读仍有些吃力,但当书中突然冒出的故事从宗教典故变成寓言故事时,我尝试去理解和感受“珍妮特的思考”,也慢慢琢磨她童年的心路历程。

每个人讲故事的方式都不同,或许只是为了提醒我们,每个人眼中的故事是不一样的。

此时,我去搜了下珍妮特的照片,结果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如果让我形容珍妮特,她可以用温柔、敏感、可怜、激进、打破常规等各种矛盾的词语来描述。她就是这样一个人,所以当我看到她的照片时,觉得这既是她,又不是她。

认同

你这辈子不会结婚,”她说,“永远不会,而且你将终生漂泊。”她没收黑豆的钱,叫我赶紧跑回家去。

回头翻看,原来关于结局,开头就写好了。

最后两章时间跨度很大,通过讲了两个不相干又相干的童话故事来略过了很多年,回过头来,自己仿佛从未离开,曾经那么固执的母亲也放下了固执。

橘子频繁出现,象征着母亲对单一价值观的坚持。无论是珍妮特生病住院时,母亲只带橘子探望;还是与埃尔西外出分享的水果,抑或各种聚会上的唯一水果,甚至消遣的玩具都是用橘子皮搭建的小屋。母亲常说的“来吃个橘子吧”,不仅仅是关怀,更是一种强制、命令,甚至是逃避和敷衍。

这种对橘子的执着,反映了母亲对单一价值观的固守。她认为橘子是唯一的水果,象征着她对唯一真理的信仰和生活方式的坚持。然而,珍妮特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世界的多样性,明白“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学会接受不同的可能性。这不仅是珍妮特的成长历程,也是母亲需要学习的课题。

在故事的结尾,母亲终于说出那句“说到底,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表明她在某种程度上接受了珍妮特的不同。这句话象征着她对多样性的认可,意味着她开始放下固执,接受世界的多元化。

橘子在小说中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是对单一价值观的象征。珍妮特的成长过程,就是打破这种单一性,接受多样性的过程。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需要学习的:认识到世界的丰富多彩,接受不同的观点和生活方式。

以前认为自己没得选,后来慢慢发现,都是自己的选择。

出乎意料,珍妮特以一种很平静的方式作为最终章,跟前面的情节形成震撼的对比。看完后我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然后不知为何,突然有一刻就变得很冷漠。这一类小说看多了是会让人冷漠的。就跟梅兰妮最后对珍妮特说的那样:“用历史的眼光看,我们之间其实也没发生多少事。”

我决定几年后再读一次,肯定会有不同的收获。